2020年5月15日上午,新葡萄官网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办学科建设咨询会。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应邀分享他关于外语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同时为新葡萄官网“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草案提出针对性建议。
苏红院长代表学院,对于王银泉教授关心新葡萄官网建设与发展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王银泉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他近年来在中医翻译史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向取得的若干成就,包括他独立主持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他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的一系列中医药译介西传史方向的论文,他在国内重要报纸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尤其是2019年10月他应邀前往牛津大学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中医药西传欧洲的历史,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完成的中医文化译介为主题的毕业论文等等,完美呈现了外语学科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成功典范。
2019年10月,王银泉教授应邀在牛津大学举办讲座,讲授16-18世纪中医西传史
王教授随后以《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为题,解读了学科建设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尤其是学科建设的理念与跨学科发展的思路。他指出,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学术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因此,确立具体的学科方向,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顶天”,就是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学科方向的前沿性;二是“立地”,就是要考虑学科方向建设的可行性,没有可行性,再好的学科方向也没有实际意义。
王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建设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自我发展、自我循环,自娱自乐的现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是根据自身学科设置运行的,无视社会发展,无视外界评论。这种封闭保守的学科理念已经严重滞后,甚至成为了学科建设的重大障碍。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内涵扩展,要求我们在学科发展中,必须从学科为导向转为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从学科发展上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从学科内涵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调整学科方向的根基所在。
他同时还强调,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学科建设保持活力的健康法则和基本理念。外语学科的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若不能同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若不能为国家战略做出贡献,则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学科建设必须有重点有高峰。学科建设必须凸显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这就是学科建设的贴牌,形成贴牌效应之时,就是学科建设的成功之日。
王教授还介绍了关于外语学科内涵调整的情况。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十三个二级学科调整为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新确立的五大学科方向,扩大了外语学科原来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内涵,凸显了外语学科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同时,也对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新时代的外语学科必须考虑如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兼顾人文属性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调整后的外语学科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做到守正创新,即守住外国文学和外国语言学的人文属性,同时凸显学科交叉的跨学科性。新时代的外语学科如何准确定位转型升级,抓住外语学科5大方向带来的发展机遇等等。
2019年10月,王银泉教授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做学术交流,分享16-18世纪中医西传的研究
最后,王教授指出,新葡萄88805官网现有校级的中医药国际话语与翻译研究团队,同时依托以欧明教授为首的老一辈专家在中医翻译等相关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基础,为中医药国际话语与翻译研究及团队研究岭南中医文化和翻译提供了先天优势和珍贵遗产,为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传承与创新土壤,同时也为未来的科研突破与学科建设特色奠定了基础。他建议学院以设立合理的年度学科建设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质量与产出的提升,重点聚焦中医翻译家欧明研究,岭南中医翻译与海外传播史研究,尤其是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0月发布的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机遇,推动跨学科研究,更好地融入学校主流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体现支撑学科的作用,并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凸显学科引领地位。
王银泉教授自身的跨学科学术发展道路以及他关于外语学科建设的思考,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尤其是体现了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既对接国家战略,也服务社会需求,既对接学科前沿,也结合学科建设的可行性,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葡萄官网参会的领导和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受益良多,深受启发。
苏红院长主持了此次咨询会;学院赵鹏图书记、李明希副书记、龚隆勤副院长和学院骨干教师出席了此次视频会议。
新葡萄88805官网
2020年5月15日
附:王银泉教授简介
王银泉是南京农业大学新葡萄88805官网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农业大学新葡萄88805官网学术委员会主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MTI)学位点负责人,校级科研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暨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社科学部学术委员。兼任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语言景观翻译与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医外译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创始理事。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外学者”讲座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主要学术荣誉包括2007年入选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2017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在语言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66位,在外国语言文字二级学科全国排名第22位。2018年入选“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47。2019年10月应邀赴牛津大学人类学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同时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根据《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2006-2011年),先后有3个年度进入我国外语学科高被引作者前20名,其中一次为第9名。发表各类论文130多篇,其中CSSCI论文30多篇,重要报纸论文8篇,内参杂志论文1篇,多篇代表性论文先后被中宣部全国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语战略动态》等全文或部分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多个,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多个。参与国家标准研制1项。近年来为南京大屠杀史料出国展览和专题片完成翻译任务,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担任中美合拍剧情片《南京之殇》全部台词翻译(该片2018年4月27日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2019年8月应邀担任南京市政府赴丹麦辛德贝格雕像揭幕和展览特邀英语媒体顾问。